当羞涩的早春在瑟瑟发抖中揭开了3月的日历,祖国的南方人民集体迎来了旖旎暧昧的回南天。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中国古代诗人的心中,回南天是抒情的好时光;“'南方'更近一种想象……被密林和雨声独裁的、黏腻暧昧的象征。”在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心中,回南天的“中国南方”,是梦幻的。
但闷热的天气和水帘洞一样的房子,却让我们朴实无华的南方人民的心,水深火热。
每年3月至4月时,带着暖而潮湿的空气,从南中国海吹来的南风,都会与从中国大陆北部来的寒冷气流相遇。与天雷勾地火的壮观不同,这股“压抑”了一个冬天的重逢,缠绵悱恻,拖沓粘腻。
经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季,南方万物的表面温度,都还沉睡在低温里。而来自太平洋的南风,马不停蹄,在经过太平洋时,将吸附着的大量的水蒸汽,化为了热烈的思念,慢慢的捂热了南方的天与地。
潮湿而温暖的水蒸气,遇到了还处于低温的南方各种物体表面的冷,水蒸气就结成了水。
▲这每一滴水珠,都有南方人的泪
挡住了窗外的雨水,却挡不住与空气相偎相依的水蒸气。于是建筑墙体、地面、电器……甚至是人的身体,都会拥有一颗潮湿的心。这种潮,却不是“独宠”现代人的。搜索一下关于春天的古诗,就会发现,那些烟雾缭绕的杨柳和春景里都藏着回南天的身影。自古有之。那么问题来了,在大多是木质建筑的古代,我们的老祖宗是用什么样的智慧来“防潮渗”的?
古人的智慧风干了千年的潮和湿无论是代表了皇家威仪的故宫,还是民间质朴的居所,古代的防潮智慧,主要归结为两类:物理防潮与化学防潮。
防潮,重点在于“防”。古代祖先是靠天吃饭的,自然对四季的变迁了然于心。在古代的工匠建造房屋之前,就需要提前考虑一年之中对建筑最具威胁性的潮湿和霉变问题。
所以用来搭建房屋的木质材料,首当其冲,就最需要经过特殊处理。
龙岗遗址证实了原始人类就有了“防潮意识”,用的,是草拌泥。
从房址朝向,考古学家发现门道朝东,有点像窑穴,口小底大,呈袋状,里边有草拌泥,有明显人为涂抹加工痕迹,起防潮作用。
▲建筑潮渗简直是完整贯穿了人类的进化史,是自古到今全人类的居住难题
再后来,我们的祖先学会了把木质材料放在特殊液体里浸泡、晒干,并刷上一层胶,建造后还需要涂上一层加入了铜油的漆,使水分不能进入。
更有经济手段的大户业主——故宫里的皇亲国戚,则把故宫进行了全副武装的防潮处理。
▲众多的殿堂、寝宫内的柱子都是用麻棕、桐油包缠,再施用朱红油漆
▲地面以金砖砌铺,防止地下潮气上升,传说中的土豪金还是防潮利器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以高取胜”。
用高出地面的石台基作为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包括大型的古建筑,连大名鼎鼎的故宫里,这种“小心机”的工匠智慧,都是无处不在的。
▲防潮外,还显得宏伟大气
高处不潮的原理应用在物体的保护上,就是“束之高阁”。
▲各种“阁”广泛出现在古代建筑中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建筑文明的发展,工匠们又进一步利用“材质的升级”或强大的工艺技能,来达到“防潮”目的。比如,用仿木石料和砖石修建建筑,在室内铺垫石块或采用整石雕砌,重要的物件甚至在装具之外另包铜皮雕龙的樟木柜,不仅可确保珍藏典籍免受损坏,防火、防潮、防虫和防潮,还制作精美,与整体建筑相得益彰,完美结合。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皇史宬,又称表彰库,始建于明朝嘉靖13年,距今已有460多年的历史,大厅为整石雕砌,无梁无柱
▲保存档案装具外的铜皮雕龙的樟木柜
在民间,比较大众和简易的物理防潮还包括:将一些特别的石灰材质的大石头放置家中、柜底,或石灰粉包,通过石灰较强的吸水性,能够大量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达到调节室内空气湿度的作用。
古人的智慧,是在有限的历史环境里,就地取材,通过硬核建筑手段实现对抗潮渗。当古建筑抗住了千年的风霜,赋予了现代建筑大量的价值,保护古建筑文物,是重中之重。
为了保护高价值的古建筑,更具有科学含量的防潮方式出现了:针对潮渗根本源头——地底毛细水,而进行的化学注射。
为了防止毛细水的上升,注射防水膏,通过防水膏的渗透扩散形成防水带,或者将纳米硅氧烷乳液沿钻孔注入墙体,通过加压方式加速注射乳液的渗透扩散,从而使砖、砌筑灰浆的吸水性能降低,达到阻止防止毛细水上升、降低含水率的两种方式,实现结构防潮渗的目的。
这两种方式都反应了一个硬道理——防潮渗要从潮渗诱因水分子下手!
古建筑的防潮渗保护措施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对于我们现代居民而言,更重要的是“回南天”年年有,已经搬进去住的房子,我们只能靠着一身正气和网络上搜刮来的各种“八仙过海”的神通来抵御“回南天”的不痛快,如:
但最有效的方式,是有未雨绸缪的防潮意识和在潮渗发生之前,拥有彻底解决建筑潮渗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结构中的水分子赶出我们的居住空间,让它们无机可趁。
如果您即将要购置新的别墅或者面临别墅的装修,“建筑防潮渗”一定是最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