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电子设备或电气设备中防止结露的除湿结构。【背景技术】[0002]在电子设备或电气设备(以下称作“设备”)中,由于内置零件会发热,因而需要进行冷却,有时通过使用制冷剂回路等的冷却单元将其冷却至环境温度以下。在这种冷却单元中,在壳体内存在处于露点以下的部位,会产生结露。结露会导致动作不良和可靠性降低,因而作为结露对策之一,存在对壳体内进行除湿的方法。[0003]针对除湿提出了多种如下技术:有意使壳体内的空气结露并将其作为除湿水储存于托盘或水箱等中,最终对壳体内的空气进行除湿。然而,根据该方法会使得包括保持结构在内的托盘或水箱等的结构变得复杂,而且要求使用者定期进行除湿水的处理,因而不适用于要求无需维护的设备。于是,在防止结露的技术中,提出了不需要进行除湿水的处理的各种技术。[0004]作为例如在激光装置用保持箱和激光系统中的应用例,存在通过电解质膜除湿单元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分解透过的方式,或者配设包括多孔质体除湿单元、空气流入用的内门和空气流出用的外门的除湿单元,能够实现空气中的水分的吸附和排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0005]此外,作为例如在投影仪中的应用例,通过在大致封闭的管道中设置的除湿装置、换气单元和风门将壳体内的水分排出到外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0006]此外,例如通过为圆形且按照每90°划分的风门划分出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而进行除湿的区域和排出水分而进行加湿的区域,通过使该风门为旋转式风门,从而能够切换风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这主要是针对加湿而提出的技术,然而如果配置成将加湿空气输送至壳体的外部,将除湿空气输送至壳体的内部,则也能够应用于壳体内部的除湿用的技术。[0007]此外,例如在冰箱中,作为对蔬菜室等特定区域进行除湿或湿度调整的方法,可举出通过使用水分吸附单元并划分风道而进行水分的吸附和排出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5)。[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号公报[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号公报[0010]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号公报[0011]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第号公报[0012]专利文献5:日本特许第号公报[0013]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述的技术中,电解质膜除湿单元的除湿速度较慢,因而适于保持居住空间等的湿度的用途,然而在用于将壳体内部降至规定湿度的用途时会耗费时间,因而存在设备的起动时间较慢的问题。此外,在应用多孔质体除湿单元的例子中,需要空气吸入用的内门和空气排出用的外门等动作零件,还需控制内门和外门的开闭的控制单JL.ο[0014]此外,在专利文献2、3所述的技术中,需要外部空气的吸入口和排出口的开闭单元或作为风道切换单元的风门等零件,存在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此外,作为水分的吸附和排出的基础的空气的吸入口仅为I处,因而在使用换气单元排出含有水分的空气时,与壳体内相比为高湿度的外部空气会被吸入到壳体内,存在除湿效率较低的问题。[0015]此外,专利文献4、5所述的技术是用于在冰箱的壳体内区分除湿和加湿并调整各自的湿度的技术,由于除湿部分和加湿部分都构成于I个壳体内,因而壳体内的空气中含有的水分总量不会减少。【发明内容】[0016]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除湿性能较高的除湿结构的技术。[0017]本发明的除湿结构在壳体的内部具有:除湿区域,其是去除空气中含有的水分的区域;以及再生区域,其是使在所述除湿区域中被去除的水分脱离的区域,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还具有非除湿区域,该非除湿区域是配置冷却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区域,该冷却单元用于冷却配置于所述除湿区域的被冷却部,所述除湿区域是相对于所述再生区域和所述非除湿区域封闭的结构。[0018]根据本发明,除湿区域是相对于再生区域和非除湿区域封闭的结构,因而不会存在泄漏空气以外的空气的进出。此外,除湿结构在壳体的内部具有配置冷却单元的主要部分的非除湿区域,因而在除湿区域未配置冷却单元的主要部分,从而能够使除湿区域为最小限度的容积。由此,能够缩短到达作为目标的露点温度为止的时间,能够实现除湿性能较高的除湿结构。[0019]此外,除湿区域是相对于再生区域和非除湿区域封闭的结构,因而无需设置空气吸入用的门和空气排出用的门等,也不需要控制这些部分的控制单元,进而还不需要设置作为风道切换单元的风门等,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除湿性能较高的除湿结构。【附图说明】[0020]图1是具有第I实施方式的除湿结构的设备的示意图。[0021]图2是具有第I实施方式的除湿结构的设备的立体图。[0022]图3是具有第I实施方式的除湿结构的设备的侧视图。[0023]图4是第I实施方式的除湿结构的除湿单元的立体图。[0024]图5是表示在具有第I实施方式的除湿结构的设备中的除湿区域内的相对湿度和露点的图表。[0025]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除湿结构的除湿单元的立体图。[0026]图7是具有第3实施方式的除湿结构的设备的侧视图。[0027]图8是第3实施方式的除湿结构的除湿单元的立体图。[0028]标号说明[0029]1:除湿单元;1A:除湿单元;1B:除湿单元;2:再生部;4:冷却单元;5:发热体;9:壳体;10:除湿区域;11:吸附部;14:再生管道;16:吸入管道;17:排出管道;18:吸入排出管道;20:再生区域;30:非除湿区域;100:除湿结构。【具体实施方式】[0030][0031]使用附图如下说明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图1是具有第I实施方式的除湿结构100的设备的示意图。图2(a)是具有除湿结构100的设备的立体图,图2(b)是从其他方向观察具有除湿结构100的设备的立体图。图3是具有除湿结构100的设备的侧视图,图4是除湿结构100的除湿单元I的立体图。另外,设备是电子设备或电气设备。[0032]下面说明将第I实施方式的除湿结构100用于设备的例子。如图1至图3所示,设备具有壳体9、冷却单元4、发热体5(被冷却部)、电源部6、由多个基板构成的基板部7、以及除湿结构100。这里,为了便于说明,将壳体9以卸下了外围面板的状态进行图示,这在其他附图中也是相同的。[0033]在壳体9的内部配置有第I分隔板91和第2分隔板92,壳体9的内部被第I分隔板91和第2分隔板92分隔成3个区域,其中,所述第I分隔板91沿左右分隔壳体9的内部,所述沿上下分隔被第I分隔板91分隔出的一个空间。3个区域是除湿区域10、再生区域20和非除湿区域30,在被第I分隔板91分隔出的另一个空间中形成有除湿区域10。在被第I分隔板91分隔出的一个空间的上下形成有非除湿区域30。其中,在后面描述再生区域20。[0034]冷却单元4是冷却发热体5的冷却单元,其具有由压缩机41、冷凝机42、铜管43等构成的制冷剂回路。作为冷却单元4的主要部分的铜管43的一部分、压缩机41和冷凝机42配置于非除湿区域30,发热体5和铜管43的剩余部分配置于除湿区域10。发热体5被配置成与配置于除湿区域10的铜管43的剩余部分接触的状态,且通过在铜管43内流动的制冷剂被冷却至规定的温度。此外,电源部6和基板部7也配置于非除湿区域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