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伴随着中国家电业发迹的脚步,“工业设计”这个概念第一次被广泛引入中国,然而,其后连续数年内,家电产业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中高速发展,“工业设计”却逐渐被人们遗忘在规模战、价格战的“制造大梦”中……20多年过去了,当中国成为全球制造基地,当价格战不再是市场惟一手段,当国际化道路迫在眉睫的时候,“工业设计”能否成为“海尔们”发展之路上更有意义的战略战术呢?
全世界顶尖的工业设计师们第一次将目光聚向中国家电业——海尔的“三超双新风”空调获得了2006年德国iF工业设计大奖,海尔不仅成为全球空调类产品惟一的获奖企业,也实现了该奖项成立53年以来中国家电品牌“零”的突破。
此前不久,美的荣事达合资公司与台湾著名工业设计公司浩汉(ROVA)公司签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而美菱也首次特设了工业设计研究室,用以专门对冰洗产品的设计研发……
“毫无疑问,竞争到今天这一步,‘工业设计’正在中国家电业中苏醒,它必将是未来家电业竞争的热点。”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宏这样评价。
理念:工业设计带来什么?
“海尔空调的获奖其实带给家电行业的启示很简单,就是在国际化战略中,只有自主创新才有更长远的发展,才能赢得市场。”海尔集团有关负责人说。据介绍,海尔这款空调产品“彻底解决了空调行业中超薄与高效不能共存的世界难题”,它的成功显示出,工业设计绝不仅仅是“外观设计”,而是融合了品牌、结构、材料、颜色、控制、文化等多种因素在内的核心研发手段。他强调说:“从跨国公司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品牌在市场中被信赖和被熟悉的过程,其实是企业的工业设计在市场中被消费者认同和青睐的过程,因此,工业设计将是企业国际化道路上打造自有品牌的重要砝码。”
对此,很多业内人士抱有类似的想法。四川长虹工业设计中心主任莫文伟表示,在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化竞争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暂时在核心技术、资金方面还不能同那些跨国公司相比,但是,工业设计属于创意产业,它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只要策略得当,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在这方面与外国公司一比高下——在核心技术以及各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工业设计是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重要突破口。
李宏则提出,中国市场目前发展迅速,消费者的观念提升很快,外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功能的完备、操控的方便等多方面因素都成为消费者需求的热点。因此,工业设计在现阶段,是在市场中实现综合品牌价值的关键手段。志高空调技术总监丁晓江也认为,在家电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包括外观、结构在内的时尚化工业设计就成为突显企业品牌特色的重要途径,这是市场竞争到这一阶段而导致的变化。
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室主任郑荣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当下,伴随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品位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已从数量、价格、功能等低层次消费转到品质、品位、品牌的高层次消费;冰洗产品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已经更多地表现在满足消费者实用需求和审美需求的能力上。这决定了产品的设计要不断地花样翻新,于是,工业设计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筹码。
对于结构相对简单、技术门槛并不高的小家电来说,工业设计更是企业立足的根本所在。灿坤集团工业设计中心经理刘大琪介绍说,灿坤多年来的发展之中,工业设计重在创造品牌的商业价值,同时能带动企业的利润增长。其实,无论是小家电还是传统大家电,工业设计都是参与竞争的重要手段,通过它可以体现企业的品牌文化、产品风格,并能在长期的积累中为企业赢得品牌美誉度。
“事实上,在一个完美的工业设计体系中,工业设计要覆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有的企业往往正在研究的,是两三年以后才投放市场的产品设计。精雕细琢下的产品设计不仅能够极为准确地切入市场,还能为企业带来很好的利润和品牌信誉。”清华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鲁晓波总结道。
现状:朦胧的觉醒
然而,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在目前的中国家电业,企业核心决策层能够深刻理解工业设计重要性的还太少。家电业经历了长达20年的高速发展,对工业设计却没有形成应有的积淀。
“其实家电行业是中国最早引入工业设计概念的产业,早在20多年前就有一大批专门从事设计工作的工程师投身到家电行业。可是其后很多年,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着中国家电企业在以‘产品、市场’为核心的规模化战略下快速发展,工业设计则很少有人重视了。”TCL工业设计公司副总经理李劲遗憾地感慨道。
对此,新飞电器工业设计室主任牛九胜感触很深,他说:“新飞早在1990年就明晰了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同时引进了两名专业的工业设计师,其中就有我。应该说,在这方面的起步非常早,但是后来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制造为主,市场部门成为核心力量,工业设计室的规模很长时间都没有扩大,设备也一直比较落后。直到2000年前后,集团开始逐渐重视工业设计,并意识到应该去国外看看,了解了解先进理念,对我们的态度也好转了许多。”据悉,新飞目前工业设计人员已经达到10人,对外合作也在逐渐增多。
郑荣丰也介绍说,以前美菱公司对工业设计不够重视,工业设计处于单干、零散的小作坊状态,但如今成立了工业设计中心,这项工作将走上正轨,开始发挥它的功效。
20余年来,中国家电企业大多走着相同的路径,工业设计在整个行业长期“跑步前进”中被严重的忽略。台湾浩汉设计公司总经理陈文龙说:“1997年我来中国内地座谈、演讲的时候,内地的企业家们对工业设计表现出来的是冷漠,甚至缺乏基本的认识。”
然而,随着近年来家电业市场环境的变化,“规模化、价格战”已经难以支撑一个品牌产品的市场需求。家电产品同质化愈发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工业设计”正在渐渐为家电人士所关注。
长虹的莫文伟对记者说,长虹工业设计中心成立三年来,规模已经发展到40多人。目前,董事长赵勇已经为长虹制定了工业设计的具体目标:在短期内其工业设计水平要达到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国内前茅;3~5年内要在全球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此,长虹将在企业投入以及配套设施、零配件的改造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整合,以更有效地促进工业设计部门发展。郑荣丰也表示,长虹与美菱联手后,美菱将步入新的发展时期,为此公司加大了设计创新的投入与开发力度,成立工业设计室正是发展所需。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其他一些企业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变化。小天鹅的李宏说,目前小天鹅集团直接从事洗衣机设计的工业设计部门有10余人,小天鹅产品此前几乎全部是自己研发,但现在小天鹅已经考虑在工业设计方面引入战略合作伙伴,进行更加深入、长期的设计研发合作。美的空调工业设计主管谢芬表示,最近一年来,已经可以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决策层对于工业设计的重视,虽然目前工业设计主要来自于专业设计公司的方案,但独立的设计中心已经在规划中。康佳冰箱市场总监吕剑也称,虽然康佳集团目前派了5人的设计团队,支持冰箱产品的研发,但康佳冰箱仍打算成立独立的工业设计室。
东菱凯琴董事长助理潘卫东对记者说,鉴于小家电产品在工业设计上的重要性,目前东菱正与法国一家工业设计公司商谈战略协作的事宜,并将导入“法式西电”概念。而格力集团已经正式决定将在不久之后开始建设新的厂房大楼,据说,新楼将专门用来支持家电产品的工业设计。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拥有60余人工业设计团队的美的日用电器集团,正在酝酿在每个下属产品单位设置独立的工业设计部门。李劲则表示,TCL小家电为目前规模达26人的工业设计公司提供了巨大的经费支持,不仅如此,包括中山市政府也对工业设计工作做出了政策支持。
“工业设计行业在国内家电乃至其他领域正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郑荣丰感慨道。
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然而,正如上海指南设计公司总经理周佚所言,目前中国不少家电企业已经意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但具体如何去操作,如何去改变多年来对工业设计的态度,还没有几个企业能够想清楚。在工业设计普遍受到重视的今天,只能说工业设计在家电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记者多方采访中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目前中国家电业在工业设计领域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国内更多的企业对工业设计还只是关注,并没有摸索到成熟的模式,在工业设计的发展方式上显得非常凌乱。这显然同20余年来中国家电行业发展过快、竞争过于激烈,从而导致企业在工业设计领域缺乏应有的积淀有关。此外,同成熟运作的跨国公司相比,国内家电企业核心决策层对工业设计的重视不够,工业设计的话语权还很小,这直接导致了很多企业对工业设计存在认识上的错位。
业内人士一致表示,目前国内超过90%的家电企业仍然认为工业设计就等于外观。对此,TCL的李劲对记者说:“这在很大程度上令工业设计发展误入歧途,也导致了专业设计公司同制造商之间的价值观错位。”
而受限于多数企业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和要求有失偏颇,中国本土的专业设计公司水平还亟待提高。据了解,同成熟的跨国公司相比,多数国内家电企业对工业设计的工作价值认识不足,在资金和开发时间方面都有很大局限——多数国内家电企业在产品前期开发阶段,几乎没有同设计公司充分沟通,只是粗浅地提出产品要求,至于应该重点讨论的产品定位问题也少有提及。
李劲介绍说:“国内企业一般都是要求设计公司在短期内提交外观方案,在此之前几乎不闻不问,即使有沟通也很浅薄。”广东某日用电器集团高管也表示:“制造公司只拿出10万元支付设计费,和拿出100万元来支付设计费,所带来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对工业设计的价值判断,国内很多公司选择前者。”
同时,由于客户资源有限,专业设计公司也处在价格战的漩涡中,这极大地削弱了专业公司的发展空间,在客观上对制造商的工业设计发展产生了消极作用。
除此之外,多数中国家电企业还存在对工业设计其他方面的观念偏差。为了规避风险或者追求风尚,多数企业仍然将设计定位在与市场同步或跟风。然而,工业设计的正确理念恰恰是,应该在产品投放市场前数月就开始为市场的变化做准备——企业是否能从战略角度将观念及时纠正,也将影响到工业设计的水平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知识产权”本应是工业设计所能产出的重要成果,但在采访中,许多行业专家对此却提出了担忧——中国在制度上缺少对企业前期研发成果的保护,诸如产品前期的分割设计等“软性设计”,没有相应的标准保护或衡量,这不仅打击了工业设计师的积极性,同时也令企业对有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流失感到无奈。
此外,中国家电行业已经进入到“微利时代”,在利润率相对偏低的情况下,企业各方面的运营费用都在压缩,其中自然包括本就投入不大的技术研发领域。而工业设计的种种要素决定了若想有成,就需要大规模地投入。因此,正在对工业设计进行改进、投入资源的中国家电企业,能否在低利润下继续保持热情也有待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