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说空调开启除湿比开启制冷更省电,也有人说空调除湿模式会对压缩机产生损坏。这么神秘的除湿模式,究竟是何方神圣?我们不妨来详细探究一番。
除湿模式原理
其实除湿模式与制冷模式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制冷剂的循环,降低室内机上蒸发器的温度。不同的是,制冷模式是利用风把蒸发器上的低温吹到室内;而除湿模式则是让室内高湿度的空气接触到低温的蒸发器,产生冷凝水并顺着冷凝管排走,达到除湿的目的。
换句话说,制冷模式也能除湿——所以我们长时间呆在空调屋里,难免口干舌燥。除湿模式也能制冷——所以有人觉得夏天开除湿模式也挺凉快。
区别是:制冷模式为了加速室温降低,会开启较大风量;而除湿模式为了防止蒸发器上的冷凝水再次蒸发,会关闭室内机风扇。
除湿模式省电
除湿模式和制冷模式都需要设定温度,不同之处在于,制冷模式设定的是室内温度——当室温达到设定温度后,空调压缩机才会停机。而除湿模式设定的是蒸发器温度——当蒸发器达到设定温度后,空调压缩机就会停机。
很显然,除湿模式需要制冷的面积更小,可以更快达到目标温度,让压缩机停机。压缩机运行时间短了,耗电量自然就会低。
除湿模式损伤压缩机
当室内温度升高后,空调蒸发器的升温速度也会提高。于是工作状态就成了:蒸发器温度很快,停机;蒸发器温度迅速升高,启动压缩机……就这样频繁、多次启动压缩机,不仅不会省电,还会对压缩机的寿命产生影响。而且室内温度越高,这种问题就越明显。
一般来说,“除湿模式省电”在室温30℃以下会比较明显;“除湿模式损伤压缩机”在室温40℃以上会比较明显——在30℃~40℃之间,除湿模式可以正常使用,但是省电效果非常有限。